京东首席人力官张雱 31岁,年薪7位数。
如此年轻就做到了HR职业的天花板,相比之下,市面上很多年纪越来越大的HR,却仍然停留在基层,或者面临35岁失业的危机。
过去人们说,HR越老越吃香,现在是否还适用呢?过去的企业要求的能力结构相对单一,一个工作可以干一辈子,做的越久越熟练。
现在VUCA时代企业经营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对人才的要求需要更多元,就像人力资源管理岗既要你会六大模块,要你懂战略,要你了解业务,还要你懂沟通,要你能抗压,还要年轻有潜力。
所以,如果你的能力不能横向延伸或纵向提升,而是在一亩三分地里,做单一积累,只会越老越焦虑,越老越无用。
现在很多企业都选择招35岁以内的员工,原因是35以内的年轻人性价比更高,可塑性更强,精力更充沛。
如何才能摆脱35岁失业的焦虑呢?
我想那就要足够优秀和强大,强大到可以拥抱市场的变化。
张爱玲说“成名需趁早”,不趁早做出点成就,以后会越来越难,有生之年恐怕都难以偿愿。
当然老年成功案例也有,但毕竟是极少数的个例。
所以年轻的HR们一定要趁年轻趁35岁到来之前拼命成长。站到足够强大的位置才有更多的主动权,不会被职场淘汰。
那些优秀的HR30岁之前都做了些什么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尽快成长呢?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并总结其他优秀人力从业者的成长轨迹总结了以下6点HR的成长攻略。
树立正确的职业心态
想起一个很经典的故事,三个人在搬砖。
路人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人回答在搬砖。第二个人回答在建设办公大楼。
第三个人回答在建设美丽的城市。
许多年以后第一个人还在工地搬砖。
第二个人成了地产老总。第三个人成了城市规划师。
不同的心态决定不同的职业成就。如果你把工作当作谋生的工具它就只会是谋生的工具。
所以找到职业的价值很重要。
HR虽然做着一些繁琐的事务,但你要知道你那些行为是给企业带来价值的。
比如你招到合适的人能保证企业经营结果的达成。
比如你设计一套好的激励方案能让员工有动力企业成本可控。
一定要看到自己职业的价值然后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他。
当你积极看待的时候才会收获积极的结果。
不然你自己都觉得没价值你还指望别人看见自己的价值?
设定可行的职业目标
有些人在一个岗位干了十年还原地踏步,而有些人两三年就做到了管理岗。
有目标才可以走的更远,如果你没有目标漫无目的很可能走了半天还在原地。
如果你有目标你就有了方向,可以不断的朝着方向努力。
不过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就可以先设定短期目标,按年制定目标。
这里有个方法就是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要怎样才能成为你想要的样子?把目标和路径梳理清楚然后一步一个脚印。
比如你要在一年内升职加薪。
怎样才能升职加薪?需要绩效优秀。
工作超额完成才能拿到绩效优秀。
那么你要升职加薪就要保证每次绩效优秀。
我以前是个培训师,因为不想出差想转型成为人力资源全盘。
于是我就分析优秀的人力资源经理具备什么样的专业能力和思维。
我发现他们至少擅长多个模块的人力资源工作。
于是我就拼命学理论知识,找机会实战积累其他模块的经验。
后来积累了多个模块的经验后拿到了公司缺位补位的机会顺利做到了人力资源全盘。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我们一定要在工作中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然后拆解路径去实现。目标不在高,一步一个脚印即可。走着走着就越站越高了。
不断精进专业知识技能
打铁还是要自身硬,所以一定要有过硬的专业。
有些HR会抱怨自己在小公司没有机会学习或见识更专业的知识。
我想说企业不是学校,在企业专业精进主要还是要靠自己。我一路走来主要也是靠自己成长,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专业精进的方法:
1、用于致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比如你近期要解雇一个试用期员工,那么你就要把劳动法学透。
自己看专业书籍或请教专业的朋友。
比如你想学习绩效管理,那么你就要去梳理为什么要做绩效管理?有哪些工具?要如何落地?有什么注意事项?梳理理论知识实战再复盘,把学到变成做到。
2、日常学习积累
平常少花点时间娱乐,多学点专业。
定期看些专业书籍,关注一些专业公众号直播,参加培训课程学习别人的经验同时能结交朋友。
合理利用上下班途中,晚上周末的时间。学习然后找机会实战。
3、关注外界动态
打开眼界,不做井底之蛙。
每年参加一些行业大会了解行业趋势变化。
认识一些优秀企业的同行。
多听他们的分享。清楚未来趋势,提前想好应对策略。了解一些投资动态,和高端人才沟通时更有谈资。
经营人脉
一个好的人脉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很多HR以讨厌社交为由拒绝认识陌生人经营人脉,这将错失很多机会。
好的人脉可能能给你提供一份好工作,也有可能让你进步更快更值钱。
可能可以帮你介绍个资源完成你的KPI或解决你的困难。HR有哪些方式结交人脉呢?
积累同职业人脉:外出学习,面试,沙龙,展会等
积累不同职业人脉:面试邀约,朋友聚会,公司同事
积累工作上下游人脉:日常工作,熟人介绍
人脉的经营可不仅仅是认识,而是价值交换。
你帮助过他,哪天你需要的时候他才会帮你,所以力所能及的给他人提供一些帮助是经营好人脉的关键。
比如未入职公司的候选人我们可否通过自己的人脉给他推荐一份合适的工作?比如给乙方公司介绍客户?比如给同行提供一个他需要的资源?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学点经营知识
曾经我以为专业够精深就可以赢的尊重,后来我发现同频比专业更重要。懂他比为他好更重要。
我们要懂企业经营才能懂老板之忧更好的对话。
我们要懂业务才能让业务部门的同事愿意和你对话。
我们要跳出专业给出一些有价值的且对方愿意听的建议我们才可能有机会展示专业。
要学习哪些经营相关知识呢?
1、行业动态:
了解内容:竞争公司,龙头企业,业务模式,业务动态等。
了解方式:官网,公众号,核心岗位朋友圈或交流,咨询公司,行业报告
2、企业经营
了解内容:财务报表,战略管理,股权激励,投融资等
了解方式:书籍,培训课,专家交流等
3、团队管理
了解内容:选人面试技巧,人员辅导培养,人员激励,人员保留和淘汰等
了解方式:理论学习+实战
图片定期总结复盘
如果一直低头拉车,没有时间抬头看天就会在原来的模式里不断重复毫无进步。
复盘是改进和进步的最佳手段,通过复盘好的经验可以复刻。
未达成可以分析改进。
建议HR们可以定期参加面试了解自己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总结简历知道自己的收获和遗憾,通过面试知不足然后补短。
每一项工作都可以用以下四步复盘: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原因分析,经验总结。
复盘会让我们的成长更夯实,复盘可以让我们面对不确定的能力变强。
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都需要终身成长。
早期的积累往往会事半功倍。
工作上的许多能力是可以带来良性循环的,你要做的就是持续积累,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我已经成为了优秀的自己!
祝福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梦想的王!
-end-
出击是最好的防守。否则,人力资源部门真的是要被“炸掉”了。
HR必须从幕后走到台前,主动洞察市场,主动参与业务,主动发现问题。只有这样,HR才能真正在战略实现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业务型HR,核心能力并非来自于HR专业上的方法和工具,而是其软性的技能,比如需求理解力、业务洞察力、沟通影响力等等。
而这些能力的提升也并非是简单的学习和培训所能解决的,必须要有“切身”的工作场景和项目任务,才可能在根本上提升其实践能力。
经过多年的岗位实践和企业辅导,我们发现,优秀的HRBP都会做这四个方面的工作:
1. 助推战略从规划到执行;
2. 绩效问题的诊断和改进;
3. 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4. 提升人才经营的质量和效率。
免责声明:此文章部分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