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新用户注册 | 服务专线:010-57103912

职场资讯

职场晋升

有些工作干砸了,绝不是员工的错
2023年09月25日 09:35 来源:

 

最近收到很多读者诉苦,说总被老板骂工作做不好,觉得自己很无能。

 
可等我细问之后才发现,有些工作做不好,并不完全是他的原因,反而是这个工作本身就有问题。
 
最普遍的,就是不合理的工作安排。而这个“不合理”,可以说的范围就很大。
 
比如,时间上的不合理。
 
一份项目的年度方案,正常情况下可能需要两周完成。结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压缩成4天。
 
而这4天里,光去凑齐项目团队的不同成员就花了一整天,真正用来写方案的时间只有3天。
 
3天能写好一份年度方案吗?反正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没有见过。
 
这就像熬汤,本来7个小时才能熬出来味道。因为配料和火候都要慢慢讲究,急不得。
 
可现在非要半个小时就做好,那只能拿袋装冲泡的汤粉来充数,怎么可能做出那个美味?
 
职场上有个经典的“不可能三角”,完美解释了这个情况(如下图):
 
图片职场上的不可能三角,图源:《商学院》编辑部
 
想要又快又好,价格肯定很贵;想要便宜还要好,那就得等;想要又快又便宜,做出来的东西质量不可能高。三个都想要,基本上等于做梦。
 
所以这是第一种不合理,时间。
 
再比如,方法流程上的不合理。
 
有些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团队之间互相配合,这就涉及到一个步骤流程的问题。
 
换句话说,必须等上一段工作的结果出来之后,才能开启下一段工作,依次按照步骤来。
 
例如做产品研发,必须等设计的原型框架图做好以后,才能动手去生产。而不是一边做生产,一边改设计。
 
再比如做品牌策略,必须等市场调研的结果出来以后,才能动脑筋去想品牌定位。而不是什么资料都还没拿到手,就拍脑袋去写PPT.
 
每个行业都有它的自然规律。想要在这个行业做好,首先要尊重这一行的自然规律。
 
只有保持严谨,你才能够专业。
 
可很多外行的管理者,对这些自然规律不管不顾,甚至肆意更改删减,生拉硬拽出一套自以为是的“工作流程”,然后逼着员工就范。
 
并且美名其曰,我们是在创新。
 
比如他会说,为什么要等背景资料给齐了才去想解决方案?信息给太多反而会限制你们的发挥,大家现在就应该去想。Start from zero.
 
等想好20个解决方法后,我们再对应客户的问题一个个去做剔除筛选。
 
这不叫创新,这叫想当然。
 
再比如一个真实案例。
 
前些时,我朋友公司的一位部门老总刚刚空降过来。虽然这位老总初来乍到,但总想搞个大新闻。
 
上任第二天,他就把大家过去的工作方法全盘推翻,然后逼着所有人都按照他的逻辑来。
 
于是一个从来没有做过HR的老板,带着5个平均拥有8年工作经验的下属,花了3个月去重建公司的招聘系统。
 
结果呢?系统没有做出来,反而耽误了正常的招聘工作。其他部门怨声载道,纷纷投诉到大老板那里。
 
而这位新来的老总,不仅不主动承担责任,反而责怪这些下属工作能力有问题,听不懂他的话,把锅全甩在其他5个人身上。
 
这就是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并且这个外行还觉得自己挺懂。
 
遇到这种情况,职场经验少的人很容易被忽悠进去。明明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对方的责任。结果被对方一通狡辩,反而最后觉得是自己能力有问题。
 
这就叫职场PUA.
 
最后一个不合理,叫工作范围不合理。
 
在一家公司里,专业能力拔尖的永远都是少数,但最累的往往也是这群人。
 
为什么?因为老板总喜欢说“能者多劳”。
 
能者多劳这四个字,如今已经不是一句赞美,而是蕴含着别的意思。比如:
 
“你简直太能干了!干脆把那谁谁谁的工作也帮忙做掉吧!”
 
一开始觉得是老板器重你,可到后面越来越不对劲。
 
渐渐的,其他部门的事情开始都跑到你这里来。你能完成本职工作已经远远不够,大家期望你能把别人的工作也做好,收拾别人的烂摊子,填别人的坑,救别人的火。
 
最糟糕的是,如果你做不到,他们不但不会罢休,反而还会说:
 
“你怎么连这都干不好呀,对你太失望了!”
 
可这一开始就不是你的工作,你只是出于好心帮忙而已,怎么到最后就理所当然全变成你的事情了!?
 
问题出在哪里?
 
依然是上层的管理者。他从一开始心里就清楚这一点,但并不想好好解决,或者说,根本没有能力去解决。
 
表面看这是下属工作能力的问题,实际上是上层管理策略的问题。
 
一个团队出现了bug,一定都是从小事情开始,逐渐蔓延到整体的。
 
当少数人因为工作能力有问题,不足以担当责任的时候,管理者听之任之不做处理,反而让能力强的人来替补救火。
 
这么做一次两次可以,但时间久了管理者就开始偷懒,心想原来我不做坏人也可以嘛,就让能力强的人多干点活,到时候多说点好话捧捧他就行了。
 
结果捧着捧着,就变成捧杀。
 
于是能力差的人被公司继续养着,能力强的人天天被迫填坑。这种战略上的偷懒,用再多战术上的勤奋都弥补不了。
 
能力强的人,工作范围越来越广,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到最后,就变成能者过劳死,不能者悠闲死。
 
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这样的工作做不好,明明不是你的问题,偏偏说成是你的锅。如果你接受了,那才是掉进了早就布置好的陷阱。
 
以上这三种情况,工作时间不合理,方法流程不合理,工作范围不合理,它们导致的工作问题,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那么遭遇了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分享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到你。
 
首先,弄清楚自己的能力极限。
 
这件工作单凭自己的能力,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哪些部分的确需要别人帮忙,哪些地方现在急不得,心里都要有个谱。
 
换句话说,自知之明很重要。
 
千万不要逞强,被别人表扬几句就飘飘然,把责任一下子全揽到自己身上。这不叫优秀,这叫给自己挖坑。
 
而且不仅你要知道自己的能力极限,你还要让你的老板也知道。
 
工作态度可以积极,但仅限于你能做好的事情范围之内。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很多时候坦诚自己的弱项,寻求帮助,这不丢人。
 
过多地承担你能力范围外的难度和压力,最后反而会坏事。还不如一开始,就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办。
 
至于有些老板喜欢用职场惯用PUA手法,告诉你不要一直呆在舒适区里,要勇敢去接受未知的挑战,做一些没做过的工作。
 
这个说法,要分情况看。
 
踏出舒适区是没错,但不是一下子步子迈老远,也要讲究个循序渐进。
 
举个例子。
 
比如你是个程序员,现在要你学一点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的知识,这和你的工作息息相关,还能反过来启发你写代码时的逻辑,那么你可以去拓展。
 
但如果你是个程序员,老板现在让你去学PS设计,把美工的活儿也给干了,这就是扯淡。
 
所以大家酌情考虑。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把态度摆出来,千万不要惯着。
 
不要惯着欺压你的老板,不要惯着占你便宜的同事,不要惯着职场上不合理的系统和制度。
 
该反抗反抗,该辞职辞职,该曝光曝光,该骂娘骂娘,不要当温顺的小白兔。
 
你越是惯着,对方越会得寸进尺,你就越被动。
 
我见过许多温文尔雅的老实人,专业能力一流,但亏就亏在不会说话,不会拒绝,不会推工作。
 
最后加班到深夜12点的永远是这些人,做好了自己的事情,还要负责处理别人丢下的烂摊子。
 
并且最荒唐的是,居然没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可一开始不是这样,是当初的老实人自己一手造成这样的局面。不拒绝,不反抗,不辩驳,默默接受,最后就是柿子挑软的捏。
 
记住,不要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自己,不要听了别人几句话就陷入自我怀疑。
 
该是谁的责任谁的锅,有理有据罗列清楚。该是谁做的工作,千万不要让步。
 
今天我帮了你,不代表以后你可以赖上我。我人好,不代表你可以随便欺负。
 
就事论事,心有标尺,就不会怂。
 
免责声明:此文章部分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分享到:
猎头UU——打造医药行业猎头招聘高端第一平台,为猎头公司,猎头顾问,医药企业,高端经理人提供招聘及猎聘服务。
京ICP备18031801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