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事永远是同事,别有太多感情投入”。
在职场上,永远都是先有工作联系,后有同事关系,很多时候如果没有工作联系,就根本不会有同事关系。也就是说,同事关系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工作,而不是其他。
不是说不能在同事关系上投入感情,把同事发展成为朋友,而是同事关系太容易生变,一旦遇有外界力量干扰,或者现实利益影响,谁又知道同事会做出怎样的举动来呢。
总之一个原则,不轻易投入信任,就不会贸然伤害,不随便倾注感情,就不会失望怅然。
2.“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
这种现象,更多地出现在体制内。很多领导总是美其名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要有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但是,在分配利益的时候,有些领导就忽视了所谓的能力和责任。
你能干,干得又快又好,而且还没有意见,任劳任怨,这确实容易形成“鞭打快牛”的现象。因为领导给你安排工作最省心,你完成工作他也最放心,他一定是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的。
工作干得多,疏漏也就越多,这是客观规律。可气的是,很多领导竟以此否定能者的付出。
3.“不能只低头看路,得会来事”。
在很多单位,你工作干得再好,只要领导不认可,他就会主观忽视你的辛苦和努力。反过来也是一样,即便工作干得一般,只要领导认可你,就会主观发现你的付出和成绩。
在职场上,有一个“自上而下”基本秩序的问题,也就是一级管理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你要想做出成绩,那你首先要想办法获得领导的认同和支持,起码不能让领导反感你。
什么叫“会来事”?简单来说,就是懂得照顾领导的情绪,以及满足领导的现实利益和需求。
4.“学会拒绝,学会自私,不然……”。
除去份内的工作,如果你的领导没有明确地说,让你去干某个活,那不管其他人怎么喊你、催促你,都不要理会。因为你一旦答应,他们之后就会一直喊你,你将额外增添很多工作。
首先,不是你的工作,别人推给你,这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表现,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接受。其次,即便是别人请求帮助,那你也有拒绝的权力,你不能为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
要学会拒绝,要适当自私,不然你就会有忙不完的事情,而且有时候成绩还是别人的。
免责声明:此文章部分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