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初,我正式从工作了两年的新媒体公司离职了。惊讶的是,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身边对接的编辑、客户、朋友、同事,都传来了离职消息。甚至连我组织和参加的线下活动,都会听到学员感慨,身边人都在陆续离职,真是奇了怪了。
“明明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为何离职潮没减反增?”
针对这个问题,我陆续采访了上百个不同群体的人,原因千奇百怪,最多被引用的一句话就是马云那句:一、钱没给够;二、 做的不开心。
这话听着有理,但有理是因为它押韵,并不正确。
这个世界上,钱没给够做的不开心,却依旧在原有轨道上耕耘的大有人在,人们离职最底层的原因,还更复杂些。
01 家庭:
“年少不懂家庭是种财富 长大方知从未珍惜”
“我原本以为待在家里时间长了,会和父母水火不容。疫情期间我才发现,我和父母原来可以相处的这么融洽,所以我辞了职,准备好好考公务员。”
前同事丽莎,人在大城市漂泊久了,就回到了生根的地方。她一直有回家考公务员的计划,但每次回家不到48小时,必然和父母闹翻天,所以迟迟未行动。直至今年被困在家,她才意识到和家里人没那么难相处。
我读大学的时候,和家里的摩擦特别大,能不回家就不回家。到毕业那会儿,当然是百般拒绝回家工作,一心想要挣脱那根扯着我的线。
在广州奋斗的三个年头,我如愿做了很多想做的事,吃过了苦、也尝到了甜。独自成长的日子里,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少了,沟通品质也越来越差。有时节假日回到家,也没啥沟通,三天里总有一天被骂,每到过年就头疼,所以我一般撑不过7天就回广州了。
今年呆在家,爸妈不用去工作,我才发现和他们可以如此“和平”地相处。这个月回家的两次,我和爸妈都可以聊到自己的感情上,甚至他们双方的感情观。
那时候我突然明白,“家庭”是我们的财富。
回想到央视关于“A4纸人生”视频,设定人的一生900个月。
如果你的父母是五十岁,他们的人生是这样的:
年轻时我们不太明白家庭是怎样珍贵的财富,所以就算在失去,也没啥感觉,直到失去得差不多了,才明白从未珍惜。
人生不该只有单一的工作,所以很多人选择辞职,是因为突然意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
02 健康:
“百万年薪 不及我的腰椎贵”
我有位制药行业的朋友,抗肿瘤领域的,又是项目经理,去年在北京面基时,她就说一直想辞职,但碰巧又遇上了个不错的项目,就没辞。
疫情复工后,她有天晚上给我发微信说, 不干了,百万年薪都不干了,太累了,命重要。
贫民窟孩子听到这话,心里未免有点酸,百万年薪说不干就不敢,太任性!但细想下,钱很重要,但努力工作换来最大的奖励,还是工作,这样的日子过久了就会倦怠。再加上如果你是用健康去换钱,这笔投资并不划算。
同行里有个叫阿丽的姑娘,去年就整天抱怨腰痛,今年去检查了下,腰椎间盘突出,颈椎也有些问题。年纪轻轻就得这毛病,可把她气坏了,“干了两年多,工资半上不下,年终奖也没多少,我真的很生气,必须辞职!”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症”中,颈椎病排序第二。中国颈椎病、顽症腰椎病患者均超2亿人,甚至以惊人的速度由中老年向青壮年扩展。
那些毅然辞职的年轻人,大程度是明白了“健康”的财富性质。
人类健康问题早就该得到重视了,环境污染、情绪压力等都在侵蚀年轻人的健康,新冠病毒不过是一次警钟。就是这次警钟,敲醒了那些在钢丝上行走已久的人。
03“辞职 去创业”(自由)
“我从公司中,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天花板。想了想,还是先自己干点事,把自由权放回自己手里。”
我有好几个朋友,今年辞职去创业了。
当然,他们之前就有铺垫,前两年一边上班就一边自己做副业。有自己做设计的,或像我一路写稿,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合作资源,直接自由职业去了;还有做商业项目,积累了销售经验和人脉,开工作室去了。
打工就意味着拿自由做交易,最直接的是时间自由,最底层的是创造自由。因为每个月拿着固定的报酬,人就不太敢冒险,居在安也难思危。
这些年我和不少创业者交流过,我发现大部分人创业是为了自由,他们比常人赢就赢在把人生的部分自由权留给了自己。虽充满风险,却可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再说了,你以为不去冒险,就真的没有危险吗?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行业更替之快难以想象,你对自己的反脆弱能力有多大信心?你所处公司的反脆弱性够强吗?你对行业的天花板又有几分了解?
10年前我们想不出手机龙头诺基亚怎么就被做电脑的苹果替代了,10年后我们也预估不出电竞、直播会成为一个行业。
一个人失去的自由比例越多,就越不知道社会的变革能有多快。
当然,部分人就算知道社会变化快,行业发展是个谜,也不一定会主动改变。人是有惯性的,今天抱怨现状,明天早上起来照样和昨天的生活轴一样。
直到疫情来了,人们口袋里的钱少了,脑子才变得清醒。人们不再是感知到了危机,而是亲眼看到了危机,甚至此刻正处在危机里。
没谁能预测到未来,与其将自己的命运锁死在公司里,还不如掌握在自己手中,尽管存在风险,但这是真正的自由,而自由是超庞大的财富。
04 危机 就是最好的转机
寻求安稳是人性所趋,但最近看了一本新书,颇有感触。
一方面是感慨我们来到世上,其实只有自己才是陪伴自己走全程的那个人,那么做任何决定都该深思,而当做了决定后就该为自己鼓掌,然后为自己的选择负一切的责任,这才是真正的成年人,另一方面书上有章文章讲得正是我近期天天分享的故事。
里面提了两个故事,其中一个是文子和金浩森的故事。这俩人出过一本书,早些年读过,觉得人家怎么就活得那么好,一个开民宿,一个搞摄影工作室,不上班,靠爱好养活自己,真羡慕。但这次疫情,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落魄到都要卖房了。
后来作者建议他们试试做网络课程,教大家摄影和开民宿,单节课39.9元,先不管结果,做了再说。据说他们预计5000人报名,实际报名人数却翻了3倍多 —— 1.8万人。
危机中,他们不但没被吞噬,还发现了新大陆,甚至寻找到了新的商业机会。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一部纪录片—— 《隐性亿万富翁》。片中讲的是一个55岁的亿万富翁,为了证明创业不分年龄、不看出身、也不靠第一桶金,被节目组送到一个陌生城市,只有一部无联系人的手机、一辆二手车、一百美元。他要在这个陌生城市生活90天,并创办一家市值估价100万美元的企业。
具体的故事情节就不剧透了,实验结果没成功,富翁的企业估值还不够100万,但我看的过程真的很感动 —— 人一无所有时就是拥有最大创造力的时候。
人的固有思维,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事都要有钱、有人脉、有经验有很多东西才能开始,但其实当你有钱、有人脉、有经验时,就不一定敢闯敢拼。
你觉得自己啥都没有时,就是去得到的时候。
危机,就是最大的转机。
写在最后
那个辞职要回家考公务员的前同事,在家期间特别认真地看书,她说,“如果没有这次疫情,估计我都不知道自己可以这么早起看书。另外,如果不离职,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在市场上要那么高的工资。”
因为健康困扰离职的朋友,这几个月养好了身体,情绪好像更稳定了,朋友圈开始变得幽默了起来。她们还没有去工作,一个之前投资了个不错的基金,每月有不错的收入;一个去B站做了up主,不小心有条视频爆了,至于赚了多少钱,是个谜。
那几个辞职创业的朋友,现在还在为混乱的作息苦恼。因为时间自由了,每天越睡越晚,收入并不稳定,却也没见他们有多悲观。搞设计的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起自己用手账的心得;搞工作室的朋友,前两天还为交了三个月租金而苦闷,今天就精分地告诉我,昨天现金流进帐多少多少。
他们的选择并非适合大多数人,但我觉得这批人很勇敢。虽然前路充满风险,但他们活出了另一种人生,未免不是一种财富。
年轻时,毒蛇、鲜花、金子,啥都有,路多,人多,坑也多。
唯一的出路,去试错,寻找更多可能性。
年轻人,有时候正确没那么重要。
猎头UU顾问
武晓萍 13311539109 (同微信号)
猎头部王女士:010-65735166
邮箱:xuriboyuan004@126.com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猎头UU
请大家注册并关注猎头UU网站,招聘、求职、长知识!
免责声明:图文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