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企业里,HR其实是一个很辛苦但不起眼的岗位。
他们每天去各大网站搜简历,下简历,打电话邀约面试;到月底要对考勤,算工资;给新员工办入职、办社保....各种其他杂活儿、累活儿都有HR的身影。
但这些远远不够,因为这些不足以让HR更有价值,更值钱。
今日头条CEO张一鸣说,“只是做事务性的工作,其实离一个优秀的HR还非常远”。虽然这只是变得优秀的条件之一,但我很认同。
HR整个行业的门槛都很低,可以是从行政上转过来的,可以是从财务上转过来的,所以HR不能只是停留在事务性工作上,那样的话,你没有对于更深层工作的思考,你很容易被取代。
就拿培训来说,
普通HR的工作思维:
按年度计划安排培训,找各部门负责人编制一下教案,组织大家学习,弄个试卷考试及格就OK了
看似HR做了培训工作 ,但是这些不是老板想要的结果。活该你没办法升职加薪。
值钱的HR是如何思考的:
当前员工绩效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有的新进员工1个月就能开发客户成功,有的3个月了还没成成功?
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行为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
优秀的HR会与老板同频,知道站在公司高度看问题,系统的思考。
如果HR始终停留在理念层,而不能落地实施,一个因素就在于当下所掌握的数据,没有价值。
每个月做工作汇报与总结时,最重要的,不是本月迟到多少人,入职几个人,这种毫无深度的数据。80%的HR统计报表都是在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可以说就是一本流水账,这样的数据大部分都没有人看。
作为战略组织管理的领导者,老板关心的人才问题,不是今天发了多少条招聘信息,入职多少名员工,他关心的是:
“明年业绩实现翻番,拟新拓10个城市,需要匹配什么样的人才资源?”
“企业某事业部业务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发展前景堪忧,如果裁减该事业部,要综合看哪些因素?”
“最近企业自身竞争力下降,急需整顿革新,提高企业整体实力,要如何调整人才战略?”
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数据化来体现的。面对这些常年伴随人资行业的疑难杂症,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熟悉业务,从数据角度出发,转变思维,来支撑业务发展诉求。
免责声明:此文章部分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