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的薪资水平,想必大家都非常关心,同时也非常在意同岗位的薪资是否和自己一致。但是薪资这种机密的事情,在入职的时候想必就已经被要求禁止讨论。但是,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人充满着好奇,想通过各种方式问出其他人的薪资水平。
小云刚加入上家公司的时候,有一个同事非常的热情,工作间隙时不时来找小云聊几句,中午也经常拉着小云一起吃饭,一来二往后,小云就慢慢和这个同事熟络起来。但慢慢发现这位同事对小云个人情况非常感兴趣,时不时的问一些关于小云之前工作内容啊,客户,销售情况等等相关的问题。还试探性的说到:“我那个时候入职啊,试用期差不多是XX,也不知道现在公司给你们新加入的张了没有”。
其实这就是非常明显的套他人工资信息的方法。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敷衍过去:“是吗,现在应该也差不多吧”。千万可别真的信了Ta入职就是这个薪资,而且坦诚的把自己的薪资说出去。因为谈论薪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薪资谈判能力也是个人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同一岗位的不同员工,HR最终谈下来的薪资可能都不相同。
2、如果将自己的薪资外泄,可能作为别人谈论的内容将会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毕竟这是属于《保密协议》范围之内。若上司知道你将自己的工资外泄,那么很有可能你也会将其他机密内容外泄,将无法得到领导重视。
场景二:挖掘你对其他同事的看法,小心被卷入办公室政治。
办公室政治屡见不鲜,不管企业大小,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有时候一不小心就沦为办公室政治的牺牲品。如若自己无心站队,那么在日常的工作中就需要注意小心卷入办公室政治。
小云的朋友在一家外企工作,工资待遇都非常不错,但是因为林子大了,什么类型的鸟都有。办公室经常弥漫着一股无法言语的硝烟。有一次,小云的朋友在茶水间喝水休息的时候,另外一个相熟的同事也过来休息,无意间这位同事聊到了另外一个同事的事情:“你听说了吗?那个XXX最近谈了一笔大生意,现在正在春风得意呢,也不知道ta用的什么手段,之前我去接触这个客户的时候,老是碰钉子。你说ta 是不是给那个客户回扣了,或者是其他什么好处。”
但凡遇到这种情况,可别八卦心爆棚的去详聊这类话题。一来你的无心之谈可能会成为别人背后中伤你的理由;二来,没有谁有义务对你的言论保密,说不定你的话转身就会传到其他同事耳中,这极其影响你在公司的人际关系。所以,遇到类似这种情况最好转换话题,或者搪塞过去。
场景三:套市场或者客户信息。
作为销售,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意识,自己的客户信息和资源都是看家本领绝对不会轻易说给别人听,哪怕是公司的同事,对于自己的客户信息也会相对保密。但是,有另外一个场景,相信大家在无意间可能会放松自己的警惕,将客户信息外泄出去,那就是面试的时候。
前段时间小云的朋友和小云提到,有一次在应聘网站上刷新了一下简历,没过几天就收到了一个同行中比较有名的公司的面试邀请。当时小云的朋友还挺诧异的,因为这家公司在业内还算有名,没想到还能主动邀请ta过去面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小云的朋友就过去了。但是面试后,朋友就觉得感觉特别不好。
当时面试有两轮,第一轮是HR面试,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朋友的个人情况,就请另外一个负责销售同事过来聊。这位负责销售的人简单几句寒暄后就直入主题,问小云的朋友在公司负责什么岗位,什么客户,客户的销售额怎么样。最开始的时候,小云的朋友还觉得可能是对方想了解自己的销售能力怎么样,所以就大致的说了一下。
但是随着谈话的内容越来越深入,小云的朋友越来越觉得对方是在刺探小云信息,因为对方会详细问到与客户对接的窗口与职位,就差问联系方式了。之后,小云的朋友就有意识的避开这类问题的回答了。
当然,小云的朋友最终也没有被录用,因为很明显这个是一个同行间套取客户信息的圈套。这种类型的事情其实还是比较普遍,当小伙伴们在应聘的时候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小心回答,特别是在职情况,很容易因为涉及泄露公司机密而惹上麻烦。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本平台重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