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学里做职业规划是有一套成人规划流程的,不过这里作为专业生涯教育专家,给你一些比较中肯的建议。
第一,先去看看你生命中最欣赏的人有哪些,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那是不是你所认同的一种人生,那么迁移到自己身上,你未来是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希望人生制高点是做着什么样的事情的,就是要规划未来,先找到自己认同的人生轨迹,即找到人生观。
第二,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为了找到现在从这里出发的起点。可以从两个维度去做,一是找到自己的优势,性格特点,资源,兴趣,比如你在什么方面特别有天分,或者你擅长在某一类事情上面,或者喜欢哪一类的事情,这个方面分为跟人打交道,跟物打交道,跟数据或者什么具体事物打交道,愿意帮助别人,还是喜欢管理什么人,喜欢研究深入的理论还是喜欢创造创新什么艺术相关的新事物,然后可以根据你的选择,在网上找到霍兰德职业倾向分类,看看自己适合哪一类的。二是分析你的资源,资源包括了线上的,线下的,能帮到你的人,学校能帮你达到目标的政策,以及你能利用的物品,机构,组织,场所,图书馆啊,实验室啊,学生组织啊,社团啊,实习单位等等,这些是你的行囊里的工具,当然其中还有你自己的必杀技,比如有的人擅长说服别人,有的人擅长协调各方面事物等等,这些软技能和天赋也是你的资源。
第三步,针对那些适合你做的行业做深入的职业探索,了解这个行业都有哪些岗位,岗位都是做什么的……找到其中你喜欢的,然后再去看看这些岗位招聘应届毕业生都有什么要求。
第四步,你想去的岗位要求都列出来,然后把自己目前与之对应的情况也列出来,看看自己离那些岗位要求还有多大差距?然后开始分析你的资源,看看自己通过哪些学习和锻炼,实践,实习可以累积出相关的经历,增长自己的能力,在哪些知识技术上需要学习到哪个程度,做一个任务列表,也为每个任务的成长找到路径,比如提升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提升方法是去做销售方面的实习工作,累积经验,时间半年……诸如此类的。特别提醒,所有关于能力类的提升,都无法简单在课堂和课本上学习到,都需要去在真实情景下累积经验,这也叫策略学习。这些要做的事就都是你在大学课后8小时要去规划完成的任务了,完成了这些任务才能够帮你达到你想做的那份工作的用人要求。
第五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合理安排这些要完成的任务,同时要兼顾自身学习。定期给自己做一个成长的记录档案,不时回头看看,哪里做出调整,也看到自己的成长,激励自己继续前进,坚持下去。
希望以上有回答到你的问题。我知道在这个其中还会有很多的疑问,欢迎私聊来问,有一些疑惑也是很多大学生和在职人士都有的,也可以在过往的文章和问答中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