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那提高生活质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赚更多的钱,那如何赚更多钱,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涨薪,试想一下,现在有多少公司愿意主动为员工涨薪呢?
大部分公司会涨薪,只是涨得不多而已,想要获得自己理想的薪资,现在多数人是通过跳槽达到目的,从侧面可以得出,如果老老实实在一家公司从头干到退休,拿到了工资应该远低于你跳一两次槽后的薪资,所以我个人觉得是正常的。
为什么公司要设定涨薪区间?
其实这就涉及到「公平」和「公正」两者间的权衡。
比如说,每个人在岗位上的工作内容都不太一样,能力的不同会导致各自的工作量不同,有些人能力比较好,往往分到的任是比较高难度的,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有些人能力比较差,那做的事情可能是比较简单的,不会太复杂,所以两者的工作量不一样,希望公司能够针对每个人的工作能力,给出相应的薪酬,其实是站在「公平」的角度去看待涨薪这件事情。
但有人就希望公司推崇人人平等,要对每个人公正,大家都是同一家公司的,或者在同一个岗位,每天也是上班8个小时,那为什么各自拿的工资都不一样呢?有些的差别还那么大,这是不是太不公正了?甚至刚毕业进来的新人竟然跟我工作两年拿到手的薪资差不多,难道是世界没有公理吗?所以希望公司在涨薪这件事能做到公正点,不要差别那么大,其实是站在「公正」的角度去看待涨薪这件事情。
为此大多数公司会设定一个薪资涨幅区间,一般是在500~1000或是800~1500之间,每年会根据每个人绩效的考核来评估加多少钱,绩效比较好的员工可以涨到1500,绩效不好的只能涨800,但800跟1500之间只差了700块钱,这个幅度相对来说比较公正,不会差个几千块钱。
那公平和公正之间的权衡标准,取决于员工对其的看法。
如果只讲究公平,那有些人拿比较少的工资,他可能会消极怠工;如果只讲究公正,那有些人干得多,钱又拿得少,看到那些活干得少的人,他心里不平衡,那做事情就不会那么积极,所以这是一个效率的问题,如何权衡公正公平之间的占比。
如果公司给你的涨得少,你不满意,这是怎么办?
那这个时候就有一种方式叫做跳槽,如果你觉得这家公司给的薪资太低了,你想跟上级反应想要涨多点工资,但上级说已经涨到顶了,不会再给你涨了,所以你只能通过跳槽来达到涨薪的目的或是摆脱低薪。这跟公司的薪酬机制有关。
成功的一次跳槽,不单单会涨工资,而且会职位上的晋升或者是工作内容的转变,或者是有更大的平台,都是通过跳槽可以获得。
比如你觉得现在公司的业绩不行,或是发展前景不好,你很难凭一己之力扭转公司的现状,不过你可以跳槽,换一份新工作,找一个更好的公司。
我们市面上会有一种叫社会招聘,实际上就是给换工作/跳槽的人准备的,如果跳槽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那社会招聘有存在的必要吗?每年社会招聘的需求量往往多于校园招聘,说明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所以,不要觉得跳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害怕跳槽,实际上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所准备,如果你不满意现在的工作,那你在职期间就应该做一些跳槽的准备,比如:跳槽需要整理一下你的简历或者学习相关的技能,你可以提前学习掌握,然后在职期间投投简历,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机会,然后拿到offer之后再辞职,你能这样子做的话,跳槽就变得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