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的各位领导,医药界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借这个机会跟大家报告两个方面的情况。一个产业当前发展的总体形势和当前新的动向。第二个给大家一个供参考的建议。
总体形势,总得来说很好,很好表现在我们在温家宝同志说去年最困难,我们在最困难一年依然取得较好的成绩,应该说很不容易,大家的努力非常重要。这个好表现浓缩为三个一,第一次产值突破一万亿,第一次实现利润总额超过一千亿,第一次出口交货值超过一千亿,这三个一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第一次。在经济危机发生的背景下,我们各方面感到压力很大的情况下,经过中央正确的宏观调控的指导和支持,大家的共同努力,有这样的成绩,了不起。
把它延伸一下,看看这些年来,我们有上有下,有喜有乐。医药行业大家最关心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也不是管理,是政策。我们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花了很大精力在政策工作上去学习,去研究,就是我们认为当前影响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政策。
子行业的情况,应该除了化学原料药还略微差一点以外,其他都好。化学原料药因为在外比重太大,我们大约有40%多的产品在国外销售,所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太大,太直接,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
地区上看,无论东部、西部、南部、北部都有好的,也都有差的,上下变化很剧烈。去年的第一,今年不一定,去年第二,今年也不一定是第二,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市场,这个变化完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造成的。
我们子行业的情况应该说还都挺鼓舞人的,因为在困难的经济大环境下,作为医药这么多子行业它的实现利润总额都超过20%,除了化学原料药以外,应该说很值得庆幸。在发改委统计的15个制造业门类产业中,我们是名列前茅的。去年的利润增长和绝对值的实现,北京居先。企业的情况变化就更大,每年都有很多变化,你看四川科伦、山东的威高集团、齐鲁制药、瑞阳制药,这些后起之秀,改写了前十名的历史,前十名大家耳熟能详的国有大企业,你可能暂时看不到了。目前六个企业利润都超过十个亿,而且前十名的企业中有好几个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现在它突然撺上来了,为什么?一个它和改革政策的密切配合有关系,一个和它自己的创新能力,再一个和它的市场运营,无外乎是这么几件事。
我们感觉总体上来说,从行业整体发展的健康性来讲,是向上的,我们的整个销售收入的集中度和利润总额集中度是提高的,一个是24.89,一个是29.28,都比上一年度有所提高,应该说行业发展良性健康。全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在去年环境下,达到17.46%,大家要记住这个数,这个数肯定对你有用。我们很可能把它列入到企业评价指标中重要指标一个,将来用于评价,所有的企业参与的所有工作,包括招投标。这些数字是平均数,你自己的企业比它低的都是落后的。
出口的情况也是不错的,原来想没有那么好,现在看来应该比预想还要好一些,预计能达到1060亿或者到1100亿水平。刚才听到莫克总裁,中午跟他一起吃饭,我说,我真是不理解你们一个以做专利药着称的企业为什么转过身来,猫下腰到农村市场,把自己的产品价格降下来,和中国国内企业降到一个水平去做普药。其实我们明白是什么回事,这就是老外的聪明,老外已经看清楚中国的内生性动力有多么地大,未来的前景有多么地好,所以他不惜做出重大的战略转变,绝不是莫克公司一家,你还会看到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最近发现很多跨国公司都在委托中介机构收购我们国内的方药生产企业,就是为了这个。
今年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比方说出口颓势依然没有恢复,我们正常恢复在25%,去年末不过接近7%,还有很大的差距没有完全恢复,还要做12份的努力,加大出口。
产能过剩是我们的特点、缺点、毛病,一直都克服不了,常见病、多发病、顽症什么药都治不了,到现在。这个产能过剩特别严重,我们原来产能利用率最好的是69%,今年预测降到30%;新农合提高投资标准,提高的非常快,报销的水平由于政府的投入增加也在迅速提高。我仅举北京一个地方的例子,去年北京职工最高17万,去年30万,去年北京市居民最高报的限额7万,今年15万,这些都是好消息。都是为人们多带福音的好消息,都是为市场多创造扩容的好消息。对企业来讲也是机会,也是一个服务的机会。
还有一个,我们政策有一个重大的调整,就是降低医保资金的结余率,医保资金全球平均结余率10%,我们去年以前,实际上26%,很多钱放在医保基金那里沉淀了,而没用在多给人们点报销的份额和比例,这样的话是不对的。那么国务院决定把这个报销限额由26降到15,按去年的水平,至少可以增加药品消费300多个亿。
当前有几件大事,我跟大家叨叨,十二五最重要的事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核心,有12个行业都是战略性新兴行业,生物医药是其一。温总理说到生物医药说了两句话,请大家记住,生物医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要抓住两件事,第一件事升级,第二件事占领制高点。所谓升级,我理解,第一保障体系要升级,GMP。第二产品标准要升级,不是等人家来升你,是你主动升。比方说我们现在有一些注射剂,标准低,双黄连标准低,怎么办?企业自己率先做一些标准的研究,主动升,比政府升完了强制你执行要好,我觉得这个升级对企业来讲是未来几年中竞争的致胜手段。那么走出去有条件的企业,升完才能走出去,不升到GMP标准上走不出去,走也只能走到亚非拉,我们希望的是欧美日。
这就是一些情况,简单说。今年的情况,大家坚定信心,应该是一个好年头,今年2010年是医药产业的丰收年,因为我们度过劫难之后,那么多压力去除之后,今年我们经济回升势头非常之好,全国的国有企业利润增长88%,我们行业利润总额一季度比09年同期增长40.4%,总产值增长28.13%,也很不错。所以今年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年。
另外今年存在新的竞争趋势,普药和普械,过去我们很少见到跨国公司的身影,普通医药器械领域,西门子、飞利浦是不干的,都是国内企业在干。现在不然了,他们全做。而且在农村医疗机构增添设备的竞争中,外企的加入强有力的竞争。但是我们不能排斥人家竞争,要跟人家学习,人家看清了中国医药市场的潜力在哪里,不惜放弃身价做普通医疗器械的市场,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普药也是一样,像默克那个公司,那是创新药一大把的公司,在世界也是排名在前的。当然不仅仅是默克,阿斯利康也是这样,都在研究普药的发展问题。为什么?他看到这个市场,是市场动力使然。所以这一点上,我觉得外企的敏感性,应该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我们预计今年会有这样的增长,实际上保守的,今年增长肯定超过25,估计能在接近30,29、28这个水平,效益会更好一点。
我觉得未来几年会是我们大上台阶的一个历史阶段。大家会看到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将是很惊人的。你会看到我们很多化学反应,现在不用做甲原料、乙原料加入搅拌,不是这样一个反应。会用生物转化的方法替代了化学反应,这样的变化会给我们的行业很大的提升。所以我们会有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大量的国外资金到中国来,中国大量的原料出去。但是在未来5年中国的原料制剂会畅销欧美日,至少能有40、50家企业。希望大家多多努力,谢谢大家。